2020年末,学校研究生教育大讨论拉开了帷幕,这是学校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和为国家培养新时代一流研究生人才的重要举措。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作为一个刚刚从博士生和博后转变为而来的“青椒”,每每在观察身边的研究生时,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他们进行比较,思考自己做学生时受到了哪些方面的锻炼,哪些方面还需要再接再厉。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感觉到自己做学生时学术报告的能力确实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得益于在国外求学的那几年学院和导师在这方面的重视。现在身边的研究生们在玩命学习和工作方面当仁不让,而且工作也都非常出色;但每当提出让他们做一个学术汇报,他们总是面露难色,没有接受科研任务时那么畅快。到了作报告时,也经常出现一些重点不突出、逻辑不清晰等问题。他们在论文答辩前仅有开题报告和中期报告这两个做报告的机会。同时,由于这两个报告采取的是集中作报告的形式,学生们依次进行汇报,这个过程中没有学生是焦点,学生也就缺少了成为全系焦点的压力。同时,学生在报告中暴露的做学术报告的问题也不容易被注意到。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们的一流研究生培养,要避免落入“哑巴学术”的困境。
在国外的中国学生圈子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印度人是做三分讲七分,但咱们是做七分讲三分”,这说明我们的确善于完成工作,但是在向同行讲述自己的工作时与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有着很大不足。这些年,大家都在感慨硅谷高科技企业的CEO中印度裔越来越多,比如Google的Sundar Pichai,Microsoft的Satya Nadelia,Cisco的Padmasree Warrior,Adobe的Shantanu Narayen,等等,但是华裔的CEO却不多见。硅谷中不乏华裔科技人才,甚至华裔在那里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族群,但大多停留在技术骨干岗位。细细想来,我们不善于汇报和“包装”自己的工作,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攻读博士学位所在的美国佐治亚大学化学系,每位研究生不论硕士还是博士,每个学期都需要选一门课:《Graduate Student Seminar》。这门课专门为研究生面向全系的师生做报告而设置,每周一次,每次报告只有一名学生,而这个学生需要精心准备一个45分钟长度的学术报告。每个学生必须在攻读学位期间做两次这样的报告,一次为文献综述,需要针对某个特定的课题阅读大量文献;另一次则为工作进展报告,需将自己的工作展示给全系的师生。这门课由固定老师负责,老师根据学生做报告和回答问题的质量来打分。由于每次只有一名学生做报告,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里,这个研究生无疑就是全系的焦点,因此,学生普遍对这个报告非常重视,内心那种希冀得到全系师生肯定的渴望,可促使他花很长时间阅读文献、了解背景、完美讲述科研故事。在准备阶段,他会跟导师讨论,认真听取导师的意见。然后,细致整理思路,形成一个逻辑清晰的工作报告。自然,他也会在PPT的质量,如表格、图示等细节上狠下功夫。同时,学生也会反复练习操练,以让自己在报告时演讲流畅。如此这般经过一番“折腾”之后,学生才敢自信的在全系师生前做一场进展报告。就这样,经过两次这样的磨练后,我们基本掌握了做学术报告的基本流程和个中技巧。在后续的学习中,导师鼓励我们大胆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并积极开展学术报告,使我们作报告的能力更进一步精进,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推介自己、讲述一个完整生动的科研故事的勇气、信心更足了。
回头想想,在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受到的这些锻炼,使我在成为一名“青椒”后,很快就完成了角色的转变。踏着与做学术报告类似的步子,我很快适应了备课、试讲和上课的节奏。在我看来,研究生公开场合做正式学术报告的能力是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一流研究生人才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为学生迎接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准备,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公开讲述自己科研成长历程的研究生学习生涯,是不完整不充分不正宗的,没有经历过大家的质疑、评判、喝彩或者追问的研究生培养,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的科班研究生教育阶段。
因此,我建议可专门设置一门与做学术报告相关的课程名称譬如“学术研讨”,通过这门课程的研学,可给我们研究生创设一个正向积极的平台,让他们在这平台上打磨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的能力,让他们全面提升自我表达的能力,和对自己所承担科研课题的理解。“你理解的,不一定能完美的讲述,但你严谨讲述的,你肯定能够完美理解和阐释。”在倾听其他同学的报告时,也能更加容易找到自身问题并予以查漏补缺,无论是报告的能力,还是科研本身,就这样被激发提升了。这样,在两三年的时间里,研究生们会普遍从畏惧做报告、不会做报告,逐渐进步为拿到一个报告的题目,很快清楚应从何下手,以什么思路和逻辑整理报告,如何做出美观的报告,以及如何正确的向听众汇报这样的报告。这样的转变,是科学传播向科普传播的转变,会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更加得心应手,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加具有竞争力。同时,研究生们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交流自己科研项目,也能带来同一专业内不同课题组之间的交流,促进内部的交流,也许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和火花,得到意外的收获。最后,这样的锻炼效果,无论对于研究生导师,或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都是乐见其成的。
(本文作者:生物信息系青年教师 王晓聪博士)